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陈秀芳 向婷 记者 葛仁鑫)“同学们注意,左手攥着油菜秆,手腕轻轻下压,右手握镰刀要稳……”5月14日一早,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,四川省通江县广纳中学助农队的20余名师生分散在油菜田里,挽起衣袖学习收割技巧,很快上了手。一旁,成为“老师”的村民陈光福老人笑得十分舒心。
油菜成熟的时节到了,陈光福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务工,家里少了主力,油菜收割成为难题。陈光福孙子在广纳中学就读,前不久的一次家访让学校掌握了这个情况。
“不只是他们家,通江是一个山区县,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。”广纳中学校长王鹏程说,在最近的家访中,听得最多的就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在征求师生意见后,学校决定开展“夏收助农队·温情进农家”劳动实践活动,成立起首批覆盖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10支助农队,230名学生自愿成为队员,直接参与到生产劳动中。
当天,助农队的学生尽管动作稍显生疏,但个个铆足了劲,两个小时不到就收割完2亩油菜,陈光福擦着汗感慨说:“孩子们今天帮了我的大忙!”
在这堂“实战”的劳动课上,育人元素也时刻都在显现。广纳中学劳动实践课教师陈国建借着油菜秆处理的话题,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,“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、滋养肥力,促进微生物活动……”学校初二(2)班学生王娇娇此前对油菜的生长还比较陌生,“现在才知道每颗油籽都浸透着汗水,每一项劳动成果都值得珍惜。”
“田间地头就是最好的‘活教材’,同学们的劳动技能、劳动价值观、社会责任感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培养。”王鹏程表示,近期,学校还将组织助农队帮有需要的农民栽秧,后续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,根据农时农户需求,灵活变换劳动场地,让每支助农队都真正参与到农业生产链中,确保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成长历程。
通江县广纳中学助农队师生收割油菜。学校供图
通江县广纳中学助农队师生收割油菜。学校供图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